当地时间12月5日中午11点,当飞机降落在巴塞罗那机场的时候,我的内心却十分的平静,在来之前,我曾经设想过许多种来朝圣的心情,犹如玄奘西天取经,抑或是虔诚的穆斯林去麦加朝圣,这个2000多年前有迦太基人创立的城市,从1999年开始就不断吸引着我,在2005年达到峰值,让我曾不顾一切想要来到这里,甚至在连续被法国和西班牙拒签之后,依然没有放弃这种想法,一种近乎偏执的执念。
经过米兰意甲观赛一日游的铺垫,我已经没有了初到欧洲的好奇,来自大连的汤导已经准备好了大巴等着我们,这个出身于1978年的大连汉子,同时也是一位高迪主义者,已经来巴塞罗那生活了17年,或许大连和巴塞罗那在中西两国版图相近的地理位置(都是东北部的海滨城市),让他在异乡找到了归属感,在大巴驶往酒店的路上,我开始感受巴塞罗那。
这是一个典型的地中海港口城市,与其鳞次栉比的街道与1859年统一的市政建筑规划(每条街都是100米长,100米宽),大街上路人甲乙却丰富多元,有来自拉美,亚洲,非洲各色面孔都可以看到,不同肤色的人出现在100x100米的四方形街角,我想到了巴萨在进行传控时的一个个四边形,每个持球人都会有三个出球点,与队友组成随机又不随机的抢圈四人组,正如他们在每个街角都可以看到下一个路口的队友。就像瓜迪奥拉说的:“巴萨踢的是左派足球,每个人都能在任何位置做任何事情。”
所有马路都是单行线,中间靠一条斜街相连接,很像伊涅斯塔和梅西从边路内切路线,当我们12点抵达餐馆时,基本没有什么人,并不是因为这里经济萧条老百姓下不起馆子,而是因为他们的午餐从下午2点半才开始,可以一直吃到四点半,相比于中国的快节奏,这样的慢生活让人羡慕不已。
饭后我们驱车到感恩大街,开始了巴特罗之家-米拉之家-圣家堂的游客常规路线,感受高迪不同建筑风格的魅力,导游介绍,当年的感恩大街车水马龙,街面上先富起来的巴塞罗纳纺织业商人争相建设自己的豪宅,并以邀请到知名设计师进行设计装修为荣,各位设计师在100x100米的方格里展示创意和才华,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迪先后为新贵阶层设计了6栋建筑,有巴特罗之家这样只负责外饰软装的锦上添花,也有像米拉之家这样从无到有的神作,无不体现其从大自然中汲取的设计灵感,像一朵朵插在街道上的永生花。
我最早看到圣家堂是在cctv-5《1992年奥运会纪录片》里,伴随着皇后乐队的男高音,一个自下而上的仰角镜头让我印象深刻,当我站在圣家堂诞生立面自下而上仰望的时候,我感到了一种内心的震撼,这是我在看到国内诸如乐山大佛等类似建筑时所没有的,不仅在于它完整的再现了耶稣自诞生到复活的完整历史,更在于他对于同类型建筑的继承与超越,走进其中,更能感受到高迪对于自然法则的遵从,这是一座白天不需要灯的教堂,日出日落教堂四面均可采光,在没有彩色玻璃的年代,高迪已经超前的想到了利用玻璃上贴彩纸让其体现森林折射出五彩的光线,所以我更愿意将圣家堂看成一座上帝建造的森林,虔诚的信徒在信仰的召唤下来到这里,在上帝的荫蔽下同沐主恩。
可惜天妒英才,1926年,高迪悲惨地死在水口市场后头的一个贫民救济院,被电车撞倒后,人们以为这个一身脏衣的糟老头是一个流浪汉,就把他送去贫民救济院,他痛苦的捱过了三天才死去。
高迪一生单身独居,生平难以考证,正是这位近乎禁欲的圣徒奇异地把世俗生活之美和神性结合起来,他的建筑仿佛是献给上帝的鲜花,遗憾的是,至今世人都无法写出一本稍微像样的高迪传记,就像没有一本像样的瓜迪奥拉传记,你可以看到他的履历和成绩,却看不到他的内心。
在惊叹高迪鬼斧神工的创造力的同时,我始终在思考高迪艺术思想和巴萨足球哲学的关联,高迪从造物主创造大自然众生的灵感中汲取建筑设计的灵感,而克鲁伊夫将你死我活的职业比赛变为一种让对手抢不到球的传球游戏,归根结底在于,巴塞罗那作为一个地中海最早发家致富的大城市,这里人们在衣食无忧后,都在追求一种的美的感受力,追求如何享乐,所以这里的建筑观赏性大于功能性,这里的足球追求过程胜过追求结果,加之加泰罗尼亚少数民族反对权威、强调个性、肆无忌惮的享乐主义狂欢气质,共同造就了加泰人遵守纪律恪守底线同时有张扬个性的民族性格,这种性格直接决定了他们的足球审美,可以说巴塞罗那人是最懂巴西人的欧洲人,所以一代代南美足球天才都在巴萨获得了最大的才能施展空间,因为这里是享乐主义者的麦加。
遗憾的拉玛西亚
第二天一早,我们26人乘大巴来到甘伯体育城,由于今天是欧冠比赛日,体育城内只有一支女足在训练,很难看到其他工作人员,在新拉玛西亚的门口,我拍了一张到此一游照,虽然这个地方并不是我14岁就想来的那个拉玛西亚,但想到这里是巴萨最核心知识产权的实验场,还是给人一种很向往的感觉,向往可以像久保健英,李承佑等日韩球员一样,在这里经受过系统科学的足球教育,切身感受巴萨足球真正的DNA,感受巴萨的3P足球思想(跑位position、控球possession、反抢pressing)。
大比分却不精彩的欧冠比赛
虽然是欧冠比赛日,但中午的诺坎普依然安静,或许是因为这是一场双方都无欲无求的比赛,库巴拉的雕像前,一些来门兴球迷在拍照,同样是因为欧冠比赛日的原因,今天的博物馆参观内容大面积缩水,只有平时参观流程的三分之一,最令人向往的球场草坪和球员通道都无法进入,只能在二层看台远观,在博物馆内,遇到了欧足联的竞赛官员,虽然是场无关紧要的比赛,但他们还是很认真的实地检查,或许欧洲之所以成为世界足球的中心,正是源于一代代足球工作者认真严谨的工作,足球的发展没有捷径。
晚上7点半抵达球场,发现我们和门兴球迷坐在一个看台,虽然此前在酒店遇到一些门兴球迷,在巴萨球迷商店也遇到一些,但没想到他们能占领了整个5层看台,面对一场胜负已无关紧要的荣誉之战,俱乐部已经派出了替补阵容,但德国球迷们却照样远征没有缺席,他们的足球的热情足以让现场稀稀拉拉的本地球迷羞愧,有时候得到的越容易,就越不懂得珍惜。
对于我来说,本场比赛的最大意义在于现场观看伊涅斯塔和梅西的比赛,在本场比赛也是马斯切拉诺巴萨生涯的300场里程碑,伊涅斯塔欧冠出场120次追平了前队长普约尔的记录。这两位都是不世出的天才,均已步入职业生涯的中后期,可谓看一场少一场,无奈坐在山顶,即便是空军视力,也无法看清楚他们的技术动作细节,甚是遗憾。
双方实力差距悬殊,也没有激发出两个人表现欲望,梅西在上半场第15分钟早早进球后也没有刷记录的意思,开始了天才式散步,伊涅斯塔也没有踢出带着后视镜的足球,拉基蒂奇的停赛让他更多承担了左右调度的工作,边路突破交给了更年期的丹尼斯苏亚雷斯去做,下半场第59分钟,被拉菲尼亚换下。虽然不尽兴,但我以后可以和我的孩子们吹了,我是现场看过梅西和伊涅斯塔踢球的人。
至于苏亚雷斯和内马尔,以后还有机会。
相比于国家德比的火爆氛围,欧冠的比赛要冷清的多,不仅没有看台的tifo,甚至连进球播报都没有,不知道淘汰赛阶段是不是也这样。巴萨本场比赛总传球次数达到993次,创造了欧冠历史的最高纪录,传球成功率达到了91%,可见对手的不给力,赛后回到酒店看集锦,发现只有四个进球。
第一次诺坎普现场看球和欧冠观赛就这样结束了,没有此前期待的氛围,没有欧冠快节奏的对抗,但能坐在这里的看台,现场看到梅西和伊涅斯塔,也就满足了。
下次要来看国家德比。
成为预备会员
欧冠后的第二天是自由活动时间,我一早便来到俱乐部准备办理会员,不得不说,巴萨工作人员的英语水平真是令人遗憾,在问了好几个人后终于遇到一个明白人,给我手写了一个地址,在access 15的位置,因为昨晚看球是access2进场的,所以我还有印象,找到了access17,但17并不挨着15,加泰人的建筑果然任性,大概找了20分钟,终于找到了办会员卡的地方。拿到会员卡的那一刻,比我昨晚现场看比赛还激动,具体攻略我后面会专门写一个帖子。
昨天参观时间太短,我又一次来到诺坎普的博物馆,学习感受117年的历史,参观了新闻发布厅、球员通道、客队更衣室、电视转播席等附属功能用房,当我从球员通道拾级而上踏上诺坎普草坪的那一刻,心情很激动,2003年7月,结束了中考的我在电视机前看到小罗第一次踏入这片球场,到如今我亲自走上这片球场,不知不觉已经14年过去了,这14年,作为巴萨球迷的我是幸运的,见证了三支梦之队的在6年3夺欧冠的伟业,见证了小罗-埃托奥-梅西、哈白梅、mvp、msn四大组合的一个个神作,也见证了巴萨俱乐部从拒绝卖胸到赛季总收入6.79亿欧、净利润额2900万欧的转型。
在梅西餐厅吃完最后一餐,我的第一次巴塞罗那之旅就结束了,没有感受到国家德比的狂热氛围,没有在replay 遇到内马尔,没有在lv遇见利物浦球星,也没有在苹果店遇到里克尔梅,但感受到了高迪的伟大、成为了预备会员、踏上了诺坎普的草坪,这些都实现了我儿时的梦想,拥有足球梦,就应该追寻它,前往你心中的足球圣地进行学习,了解这项运动,然后不断前进。我为了足球来到西班牙,而希望屏幕前同样身怀足球梦想的你,也能早日圆梦。
感谢奥迪和凯撒旅游的组织,感谢培馨,胡喆,白导,汤导的一路照顾,感谢一路同行的朋友们,有缘相聚,后会有期。
情迷巴塞罗那,美梦不愿醒来。Vicky Cristina Barcelo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