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讯详情 首页

俄罗斯印象—莫斯科火车站&地铁站
观赛日

莫斯科火车站
在俄罗斯坐火车,有许多与中国不同的情况。莫斯科的火车站命名真的很奇怪,它不是按火车站所在地或大概位置命名,例如,上海站、上海南站等等,而是按主要目的地命名的。例如我们要去圣彼得堡,就在列宁格勒火车站上车(列宁格勒改名为圣彼得堡后,火车站名并未改变);它的南面是喀山火车站,东面是雅罗斯拉夫火车站,同一个地方就有3个火车站,去往3个不同的方向:圣彼得堡、喀山和雅罗斯拉夫。同样的,我们在圣彼得堡到达的是“莫斯科火车站”。有人说,在莫斯科找不到莫斯科火车站是一大怪。不过我想,这或许是俄罗斯人的特有的思维方式有关。


这次亲自乘坐一下俄罗斯

的火车是一次很好的体验机会。和中国

的火车站比起来,圣彼得堡

火车站的候车大厅迷你奇小,大厅内就几张供旅客休息的椅子,我们团队的到来,使整个候车大厅都无比拥挤起来。我发现俄罗斯

的铁路交通设施也很落后,停留在上世纪70年代,服务质量不如中国

的一半。从莫斯科

到圣彼得堡

的距离为651公里,要坐一夜的火车,651公里,如果是中国

的动车,顶多2、3个小时就到了,而在俄罗斯

则要忍受一个不眠的黑夜。俄罗斯

的火车其实和我们国内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它是窄轨,所以火车比国内稍微窄了一点。这一窄不要紧,火车内的空间就小了很多,四人包厢空间很窄小,远不及国内舒适,整理床铺,更换卧具全由乘客自己动手解决。车厢内没有独立的盥洗间,唯一的一个洗手盆还在厕所内。有人在里面方便时,别人就不能去洗漱,反之亦然。如有人连续作业,占用时间会更长。早晨起床后,厕所盥洗间是使用高峰期,大家排起长队,内急者的焦躁心情可想而知。牵引机车虽已是电气化,但烧水的茶炉却还在烧煤或碳。列车员只管验票、收票,从彼得堡返回莫斯科

,包厢内遗留下的垃圾由我们自己打扫。在到站前女列车员要清点卧具,起床晚了还需自己送到乘务室。导游再三吩咐要防范小偷,这里火车上的小偷特别多,而且专偷中国

人。车厢门如开着,上来就抢。抢好就逃,你别想找到他们。半夜吹进迷药,然后撬门进入。发现惊醒者一棍打晕。包厢内除插上两道门栓外,还另用铁丝加固防范。但还是防不胜防。因为小偷竟然同列车员合伙勾结起来偷。导游多次叮嘱,上车一定要给列车员小费,每人要给40卢布.或者购买列车员的咖啡。这样就相对安全些。这次俄罗斯

之行的亲身经历,让我对俄罗斯

老毛子印象极差。以后不会再去了。


(游记参考了互联网有关资料并有部分引用)







莫斯科地铁站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来到莫斯科

不亲眼看一看莫斯科

地铁站,那将是来俄罗斯

旅游最大的遗憾。受此言论的影响,我们让导游带我们团去莫斯科

地铁站参观,但是导游推三阻四说什么时间紧,地铁内有小偷和光头党比较危险还是不要去滴好。在我们再三坚持下导游才勉强同意收费后带我们去。在莫斯科

的地铁站我发现真的建造的很艺术很漂亮。我指的是地下的部分,从深度,空间,装饰等等(除了列车可能没上课

的先进以外,服务管理的理念也比上课

差)。看了下莫斯科

的地铁图,发觉同上海

的有点像。



莫斯科地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铁之一,它一直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享有“地下的艺术殿堂”之美称。莫斯科地铁(Moscow Metro)全称为列宁莫斯科市地铁系统 Московский метрополитен имени В. И. Ленина,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铁之一,还是世界上使用效率第二高的地下轨道系统(第一是纽约)。地下铁道考虑了战时的防护要求,可供400余万居民掩蔽之用。


莫斯科地铁它一直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地铁站的建筑造型各异、华丽典雅。每个车站都由国内著名建筑师设计,各有其独特风格,建筑格局也各不相同,多用五颜六色的大理石,花岗岩,陶瓷和五彩玻璃镶嵌除各种浮雕,雕刻和壁画装饰,照明灯具十分别致,好像富丽堂皇的宫殿,享有“地下的艺术殿堂”之美称。华丽典雅的莫斯科地铁一直是俄罗斯人的骄傲。

莫斯科地铁涉及许多军事和国防机密,一直有传闻说,莫斯科存在一个2号地铁,与克里姆林宫的中心以及莫斯科郊区的一些遥远的地方连接;而且,地铁走过这些地方似乎也很特别,开始依靠蓄电池缓行,似乎证明了传闻确有其事。传闻还认为,这些秘密线路是为了紧急疏散政府官员的,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专门为了运送高官的孩子们到上学地点的。近几年来,人们逐渐知道,所谓的2号地铁确实存在。投入运行是在1967年,长27公里。由于它的绝密性,因此并没有正式的站名。它对应的地上建筑包括:列宁图书馆,斯莫棱斯克广场上带塔的黄楼(该楼很特别,既可以到普通地铁线,也可以通往2号地铁)。据俄罗斯的消息灵通人士透露,他们曾经去过2号地铁的许多地段,但是,最近几年来,位于阿尔巴特广场地下的2号地铁保密措施加强,想进入那里再没有任何可能了。



该文章转载自:蚂蜂窝